水稻種植前需要做好催芽,提高種子的成活,湖北蝦稻生態米的種子處理是種植之前的一項重要的的工作,水稻適當的浸種有助于水稻的發芽,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積溫帶的水稻品種,還要根據自己的栽培方式,栽培水平和當地的土壤、肥水和區域氣候條件,選擇適合于自己區域種植的
曬種:浸種前一周選晴天將種子曬6~8小時,然后將曬好的種子放在干燥、陰涼的地方涼透心,以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,有利于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;曬種也可殺死部分附著在稻殼上的病菌。在竹匾或泥地上曬種較好,但不能直接把稻種攤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曬,以防曬傷稻種。
浸種浸種容器事先要洗刷干凈,不得混有油、酸、堿等物質。浸種時間不足或過長都將影響種子萌發,原則上是使種子吸足水分但不過量。浸種完畢后,應用手搓洗干凈種皮上的黏液,清除發芽抑制物質,漂去雜質及癟籽,并用清水沖洗干凈,然后在適宜溫度下催芽。
催芽將浸種完畢的種子用潔凈的濕紗布包好、甩干,四周裹以擰干的濕毛巾,防止水分蒸發而烙干種子,然后放在干凈容器中,置于適溫下催芽。也可用淘洗干凈的濕沙與種子以1~1.5∶1的比例拌和均勻,然后裝在容器里,蓋上毛巾等覆蓋物保濕,置于適溫下催芽。催芽期間要掌握好溫、濕度和通氣條件,沒有恒溫箱的要在催芽容器內插一支溫度計,經常檢查溫度。
另外,催芽時一定要注意將種子包攤平,還要經常翻動種子,且每天用溫水投洗1~2次,以散發呼吸熱,排除二氧化碳,供給新鮮氧氣。每次投洗的后要甩干種子,然后繼續催芽,以免水分過多引起腐爛。